淺談傳統文化對人格精神的培塑
來源:admin 作者:王芳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0日 20:23:08
內容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承載,它具有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悠久、世代相傳、博大精深。它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思想風貌及行為特征,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可以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寶貴的育人價值,是提升人格素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可以為企業文化的建設以及員工人格精神的塑造提供文化支撐。企業文化的發展需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有利價值,并結合自身發展要求進行自我更新,傳統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 精神力量 軟實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支撐。我們要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營養和智慧,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底色,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強調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當代中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和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議上說:“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發展和壯大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我們走自己的路,必須要有自己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立足點,實現中國夢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取精神力量。當前,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時代潮頭,我們必須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歷史上中華民族戰勝種種艱難險阻而薪火相傳的偉大精神瑰寶,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精神支撐。
(二)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華民族緊密團結的核心紐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對社會和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積極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全面發展,才能創造新生活。傳統文化是財富,他架起了我們前進的階梯,維系著我們的社會秩序,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認同感,為我們的精神提供了棲息之所。
二、弘揚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以利于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傳統文化是一個蘊藏著很多人生智慧的極為豐富的寶庫,對于提升個人修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例如孝親尊師、尊老愛幼、慎獨修身、自強不息、誠實守信、欽敬禮讓等等,有著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直至現今個人的修養都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精神能夠更好地培養員工的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一)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是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先賢留給我們的遺產,是昭示我們何以為中國的寶藏。如中國式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等價值觀;又如古文、古詩、詞語、國畫、傳統節日等文化遺產,都是中華燦爛歷史的顯現。但在現實中,我們學習并不夠充分,很多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如果連民族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樹立自信就如空中樓閣,水中撈月了。所以,我們在蘭質提升行動中設立傳統文化學習小組,旨在弘揚傳統文化,積累文化底蘊,熏陶人格情操,鼓勵廣大員工積極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以文化人,凝聚精氣神,全面提升宜昌運營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員工的整體素質。
(二)開辟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路徑是培養高尚情操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國民對文化的消費能力增強,一系列的文創產品走進大家的視野,文創雪糕、文創手辦、文創文具、文創服飾、文創白酒等等。故宮博物院也相繼推出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使其更有溫度地傳遞故宮風貌。那些曾在宮廷里生活過的“人的故事”也成了文創產品靈感的來源,例如紫禁城里的文創手辦“學霸”康熙、以各個宮苑為模型的文創雪糕,還有標志著盛唐文化的Q版唐玄宗與楊玉環,基于紫禁城文化創作出來的“日晷計時器”等等,一系列文創產品與傳統文化的跨界融合,有趣有情感,貼近生活,也更好地傳播了傳統文化,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實踐相結合,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國韻文化精神之美。蘭質提升文化小組拓展傳統文化傳播途徑,通過制作傳統文化手工藝品、書法、繪畫等形式,以精致的手工制作、古樸的書法和栩栩如生的畫作將傳統文化的精華弘揚和傳承,讓廣大員工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濃郁的文化氣息,領略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別具一格的魅力;通過開展專題誦讀、經典誦讀大賽等活動,引導員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努力把積極追求人生、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傳遞給員工。
(三)探索傳統節日文化價值是培育精神品格的重要力量。中國傳統節日千百年來延綿不斷,承載著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華,已牢牢根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情懷之中,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與人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價值。說到春節,就會想到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殺年豬、趕廟會;說到清明節就會想到踏青、祭祖;說到端午節就會想到包粽子、掛艾草、賽龍舟,但種種習俗延伸的盡頭也是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例如端午節是為了祭奠屈原,懷念其棱角分明,不圓不滑,忠貞不移的品性,剛直不阿,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精神,中秋佳節也是文化的紐帶,激發人們對團圓、和睦情感的共鳴。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淀凝聚的過程,是復興、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增強民族凝聚力,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國家競爭力等方面有重要意義。蘭質提升學習小組以傳統節日為依托,通過積極營造歡快喜慶、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員工文化素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沒有根就不會長出參天大樹,沒有傳統文化的根,就不會有現代社會的文明。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源泉,傳承和發揚好傳統文化是時代的重任,也是我們企業向前發展、員工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要以“天行健 君子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潔精神、“萬物皆備于我”的自信,自覺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宜路蘭香”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凝聚員工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上的共識,推動企業在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參考文獻
[1]韓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2022,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時佳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路徑探析》J.2022,山西工商學院
- 上一篇:向陽而生,讓生命如夏花般絢爛多彩 ———電視劇《夏花》觀后感
- 下一篇:春日山林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湖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省紀委監委
高速公路網站